2.4.10

繼續港產:《月滿軒尼詩》

近日真的看多了港產片,而且是入場看。其實香港電影真的可以做得好好,希望電影人不要只顧北望神州。

《月》是很有香港味道的電影,不難想像再過十年,灣仔又換了個樣,這齣以灣仔街影拍的小品會被視為歴史紀綠片。人來人往的電車路,多場張學友和湯唯過馬路的畫面,對常常出入灣仔的人不點都不陌生。

一如之前的岸西作品,擅長雕刻每個人物的面目,劇情推進一點都不急,甚至會讓分秒必爭的香港人有點不耐煩。網上的影評中,很多人說關於阿來及愛蓮的感情線太少,甚至感受不到他們的愛情。

我想,這些評論都是對的。但問題是,誰說愛情必然要轟轟烈烈呢?誰說男女主角一定要過電、有各式各樣的遭遇然後四目交投,才算愛上?

電影的愛情觀是,兩個人志趣相投,相處得舒服無比。有一個人可以同你一齊白白痴痴已很難得。兩個人原來的愛情,相信是更深刻的,但也是累人和痛苦的。是一個包伏,一個擔子,因為很愛很愛一個人,所以願意去付出,問題是可以支多撐久呢?

在一份有重量的感情,和一段愉快的關係中,電影傾向後者。

我很喜歡張學友的角色設定:一事無成但心地善良的中年裙腳仔。社會不需要太多英雄,現實中大部分人都平凡,不聰明。我們不需要更多「成功人士」的榜樣,社會已經為「成功」下了太多的定義了。

至於湯唯,我覺得她真是天生當明星的料子。在《月》中她明明是演一個平凡的女子,打扮舉止都很普通,但仍然十分搶鏡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