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1.10

《野火集》


2010年第一本看畢的書,是龍應台的《野火集》。

書中文章大都寫於1984-1986年間,剛好是我出生的時期。書中收錄龍應台的成名作《中國人,你為什麼不生氣》,文中一字一句對台灣公民社會之不長進,竟然在今天的香港、中國大陸讀來仍然擲地有聲。

明明面對身邊種種看不過眼,中國人多以「抗爭?沒用的!」讓建制胡混過去。看看我們的香港,竟然與書中所寫的台灣驚人地相似!當我讀到龍應台引述一封十七歲的讀者來信,寫道自己有機會就會到美國去,我心中驚呼了一下,這不是我每天和朋友討論的想法嗎?

我身邊有很多敢怒不敢言的人,日子久了讓我以為這是大部分。其實不是的,偶爾當我回到更普遍的大眾當中,就會發現很多連自己的權力也不知道,連自己正在被剝削的源頭為何也不知道的人。在這個背景下成長的新一代,資本主義更多是生而即有的膜拜,追究什麼也決不會追究到它的頭上。

這本書最著力叫喊的,就是對我們這種年紀的知識分子,還有影響青年人最廣的教育制度,《幼稚園大學》、《機器人中學》、《不會「鬧事」的一代》都一矢中的,同樣叫人傷心的是,二十年前的文章用於今天的香港仍然合適。我們不是發展得比台灣快嗎?

《野火集》的每一篇都在提醒我們,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對我們的社會冷眼旁觀,不能看到不公義而不吭聲,然後享受抗爭者碰個頭崩額裂之後為眾人爭得的自由。歴史的教訓還不夠多嗎?

如果真如龍應台在書中所說,她是有策略地讓言論留在主流媒體,那真是一個運用得很高明的策略。可惜的是,當我細心一想,在中國大陸就只有那麼一家《南方周末》、以及都知何去何從的《財經》,而且兩者在事實上還是緊緊地握在當權者手中,就感到點點憂傷。

書中還有一篇是我很喜歡的,《自白》是龍應台講述「被發現」是女人之後的幾件小事,很可笑地道出中國人潛意識中的男女不平等,甚至是想罵你的也忽然不罵了—不是憐香惜玉,只是出於極端的輕蔑,看出龍應台如何活用自己的切身體驗來說故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